向“新”逐“绿” 阳光之城风光无限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18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多彩贵州网讯(记者 韩春华)阳光之城、高原风谷——这里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

“阳光之城”的绿电之旅,能看到什么、会带来什么?炎炎夏日,怀揣着疑问与好奇,记者深入乌蒙腹地,找寻答案。

科技赋能 绿电生产

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,到达位于玉龙镇的象鼻岭水电站,站在高处远眺,只见光伏板在群山间泛起粼粼蓝光,与水电站输出的清洁能源在电网中交汇,一幅以绿色为主基调的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这座由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投建,于2017年投产的“水光互补”电站,以总装机318MW的规模成为区域绿电引擎。水库总库容2.63亿立方米,水电装机容量240MW,拦江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,坝高141.5米,同类型拱坝中位居亚洲第三;光伏项目占地面积2642亩,遍布玉龙镇工农村、田坝村、中营村三个自然村。

光伏电站下,村民因地制宜种植花椒、软籽石榴和牧草等经济作物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增加产出,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。

光伏惠农 屋顶生金

中午时分,记者来到在黑土河镇半坡村,屋顶上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。如今,光伏板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
2024年8月,南方电网贵州毕节供电局投资30万元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在半坡村老村公所、村卫生室和养牛场屋顶建成100千瓦分布式光伏。

“项目建成至今,累计发电量达9.85万千瓦时,在环境贡献上累计减少碳排放98.25吨,为村集体增收3.46万多元,这片‘阳光存折’为村子带来了可持续的‘长流水’,收益除了用于82余户脱贫户的特殊困难支出外,还将用在壮大集体经济和发展优势产业,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能。”毕节供电局派驻半坡村第一书记陈旭说。

高山枢纽 智能电网

“2019年12月30日,500千伏乌撒变电站的建成,相当于在贵州北部地区架设了一条新能源消纳‘高速路’,不仅打通了‘堵点’,还有效吸纳毕节地区的光伏、风电等新能源。”

作为当天压轴点,海拔冠绝贵州的500kV乌撒巡维中心(变电站)展现了智能电网的核心支撑力。

贵州威宁乌撒50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于2017年开始设计,该站2019年投产即攻克高海拔、复杂地形及农田保护限制,创新采用罐式断路器、最优接入方案及智能配电柜,以“占地少、技术优、绿色达标”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。

500千伏乌撒变电站的建成使毕节500kV变电站增至两座,不仅夯实了贵州北部电网通道,更成为消纳周边风电、光伏、水电的“绿色心脏”,有力推动了毕节乃至更广域清洁能源的高效配置。

从“高原风谷”到“绿色电谷”,这片高原热土,每一缕风、每一束光都被赋予新的使命,每一寸土地都在讲述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动实践。

一审:韩春华

二审:张扬

三审:马本立